<small id="kvrzw"><ins id="kvrzw"></ins></small>
<small id="kvrzw"><tr id="kvrzw"></tr></small><em id="kvrzw"><rp id="kvrzw"></rp></em>
<li id="kvrzw"><button id="kvrzw"></button></li>
    <em id="kvrzw"></em>
    <i id="kvrzw"></i>

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/output>

    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delect id="kvrzw"><table id="kvrzw"></table></delect></output><s id="kvrzw"><th id="kvrzw"></th></s>
            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虎掌草

            虎掌草

            【藥材名稱】虎掌草【毒】
            【拼音名稱】huzhangcao
            【別名】見風青、見風藍、烏骨雞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羊九、狗腳跡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,土黃芩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,五朵云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。
            【科屬】為毛茛科植物草玉梅的根或全草。
            【產地】分布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甘肅等地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【性味歸經】辛、苦,寒。有小毒。
            【功效主治】清熱解毒,活血舒筋。治喉蛾,痄腮,瘰疬結核,癰疽腫毒,瘧疾,風濕疼痛,胃痛,跌打損傷。

            【中成藥】共有 3 種中成藥使用虎掌草: 咽舒膠囊 咽舒口服液 天胡荽愈肝片 咽舒合劑
            【附方】
            1、治蛾子:虎掌草根及葉少許,搗絨,放患者口內含咽(不可久含,以免起泡,蛾子破即吐出)。(《貴州草藥》)
            2、治喉炎:虎掌草全草三至五錢,煎水含漱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            3、治痰結瘰疬繞項而生:虎掌草二兩,小九枯牛一兩,紫夏枯一兩,靈仙五錢,白頭翁一兩。燒酒浸,重湯煎。每晚燉服三杯,服二十一日。虛弱者忌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            4、治無名腫毒:虎掌草根炕干研末,調醋搽患處。(《貴州草藥》)
            5、治風濕痛:見風青五錢,加酒煎服。(出自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            6、治瘧疾:見風青根一兩。搗爛(忌刀切),沖二次淘米水調勻澄清后,傾上層藥液,于發病前二小時服。搗爛后包寸口亦可。(出自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            7、治體虛盜汗、咳嗽:見風青五錢,蘘荷根五錢.燉豬肉四兩,內服。連用三劑。(出自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            8、治肝硬化,慢性肝炎:虎掌草根三錢,紅糖適量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            9、治胃痛:虎掌草根二兩。泡酒一斤,浸泡一周。每次服五毫升,每日三次?;蛴酶X,煎湯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            【用法用量】
            內服:煎湯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敷;或鮮品搗敷;或煎湯含漱。

            【注意事項】
            本品對皮膚刺激性大,接觸時間過長,可致發泡。

            【采收加工】
            全年均可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        【炮制工藝】
            切段、備用。

            【現代研究】
            1、化學成份:虎掌草根含白樺脂酸,草玉梅皂甙,虎掌草皂甙A、B、C、D及皂甙AR-1、AR-3。
            2、藥理作用:
            (1)止咳作用:小鼠服虎掌草內酯有明顯止咳作用(吸入二氧化硫引咳法)。
            (2)祛痰作用:小鼠灌服虎掌草甙,祛痰作用非常顯著(酚紅法)。對離體豚鼠氣管均無松馳作用。

            【原形態】
            草玉梅,又名:溪畔銀蓮花。多年生草本?;~3~6;葉片輪廓腎狀五角形,長2.5~6.5厘米,寬4.5~9.5厘米,3全裂;葉柄長5~22厘米?;ㄝ?~3,高7~65厘米;聚傘花序一至三回分枝,長10~30厘米;總苞苞片3(~4),具鞘狀柄,寬菱形,長3.2~6.5厘米,3裂;萼片6~8(~10),白色,狹倒卵形或狹橢圓形,長9~14(~17)毫米,頂端有髯毛;無花瓣;雄蕊多數,花絲絲形;心皮30~60。瘦果狹卵形,長7~8毫米,無毛,宿存花柱鉤狀彎曲。

            【生境分布】
            生于山溝、荒坡、路旁及疏林中。分布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甘肅等地。

            【性狀】
            1、性狀鑒別:虎掌草 根長圓柱形或類長圓錐形,稍彎曲,有的扭曲或分枝,長5-12cm,直徑2-3cm。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粗糙,具不規則的裂紋及皺紋。根頭部略膨大,有殘留的葉基、莖痕及灰白色絨毛,并不許多呈纖維狀的葉跡維管束及纖維束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不整齊,黃綠色。氣微,味微苦。
            2、顯微鑒別:根橫切面顯示后生皮層為數列細胞,黃綠色,皮層較窄,細胞含黃棕色物,韌皮部寬廣,篩管群徑向排列。形成層成環。木質部導管散列;射線寬廣,含黃棕色物。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。

            【理化鑒別】
            1、取本品粉末4g,加水20ml,置熱水浴中浸漬20-30min,濾過。取濾液5ml,置試管中,振搖1min,發生持久性的蜂窩狀泡沫,再加堿或醋酸鉛試液2-3滴,有類白色沉淀生成。
            2、取本品粉末2g,加70%乙醇5ml,溫浸10-20min,濾過。取濾液2ml,加70%鹽酸羥胺的甲醇溶液4-5滴,再加10%氫氧化鉀的甲醇溶液2-3滴,置水浴上加熱數分鐘,冷卻后加稀鹽酸調節至pH3-4,再加1%三氯化鐵的乙醇溶液2-4滴,顯橙紅色至紫紅色。

            【各家論述】
            1、《滇南本草》:行經絡,攻熱毒,除胃痰。胃有痰毒,人多呢逆。消紅腫癰癤瘡疽,血風疥癩,痰疬結核,流痰橫痃,外乳蛾、痄腮,內乳蛾、咽喉疼痛,牙根熱毒。
            2、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治跌打損傷,可舒筋活血,強壯補虛。又治痢疾,外用治疔瘡。
            3、《貴陽民間藥草》:平虛熱,解熱毒。治瘧疾,咳嗽,風濕痛;外治瘡腫。
            4、《貴州草藥》:清熱解毒,化瘀鎮痛。
            5、《青藏高原藥物圖鑒》:補血,暖體,消積,去濕,愈創,排膿。治病后體溫不足,淋病,關節積黃水,黃水瘡(外敷可治黃水瘡或提出關節中黃水),慢性氣管炎,末梢神經麻痹,催吐胃酸。
            6、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消炎止痛,疏肝利膽,舒筋活絡。
            虎掌草圖片
            虎掌草圖譜
            虎掌草圖譜
            草玉梅
            草玉梅
            虎掌草原植物
            虎掌草原植物
            中藥-虎掌草
            中藥-虎掌草
           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_欧日韩美香蕉在线观看_91在线美女福利国产_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
            <small id="kvrzw"><ins id="kvrzw"></ins></small>
            <small id="kvrzw"><tr id="kvrzw"></tr></small><em id="kvrzw"><rp id="kvrzw"></rp></em>
            <li id="kvrzw"><button id="kvrzw"></button></li>
              <em id="kvrzw"></em>
              <i id="kvrzw"></i>

          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/output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delect id="kvrzw"><table id="kvrzw"></table></delect></output><s id="kvrzw"><th id="kvrzw"></th></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