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mall id="kvrzw"><ins id="kvrzw"></ins></small>
<small id="kvrzw"><tr id="kvrzw"></tr></small><em id="kvrzw"><rp id="kvrzw"></rp></em>
<li id="kvrzw"><button id="kvrzw"></button></li>
    <em id="kvrzw"></em>
    <i id="kvrzw"></i>

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/output>

    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delect id="kvrzw"><table id="kvrzw"></table></delect></output><s id="kvrzw"><th id="kvrzw"></th></s>
            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大青葉

            大青葉

            【藥材名稱】大青葉
            【拼音名稱】Da Qing Ye
            【別名】藍葉、藍菜、路邊青、土地骨皮、山靛青、鴨公青
            【科屬】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或枝葉
            【產地】河北、北京、黑龍江、河南、江蘇、甘肅等地栽培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】苦,寒。歸心、胃經。
            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涼血消斑。
            【中成藥】共有 152 種中成藥使用大青葉: 復方大青葉合劑 芪珍膠囊 小兒感冒茶 小兒雙金清熱口服液 小兒退熱口服液 小兒解表止咳口服液 小兒感冒口服液 復方瓜子金顆粒 清熱利咽茶 復方瓜子金含片等。
            【應用】
            1、用于熱入營血,溫毒發斑。本品苦寒,善解心胃二經實火熱毒,咸寒入血分,又能涼血消斑,故可用治熱入營血,心胃毒盛,氣血
            兩燔,溫毒發斑等證,常與梔子等同用。本品還可用治風熱表證,溫病初起,發熱頭痛,口渴咽痛等癥,常與金銀花、連翹、牛蒡子等
            藥同用。
            2、用于喉痹口瘡,丹毒癰腫。本品苦寒,既清心胃二經實火,又善解瘟疫時毒,有解毒利咽之效。用治心胃火盛,瘟毒上攻,發熱頭
            痛,痄腮喉痹,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諧癥,常以鮮品搗汁內服,或配入玄參、山豆根、黃連等復方使用;用治丹毒癰腫等癥,可用鮮品
            搗爛外敷,或與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蚤休等藥同煎內服
            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9~15g,鮮品30~60g。外用適量。
            【注意事項】脾胃虛寒者忌用。
            【采收加工】
            常年可采葉3次:第一次在6月中旬,;第二次于7月下旬,采后再施肥;第三次于9~10月采收。北方一般于7月上旬和10月下旬分兩次
            采收。置通風干燥處,防霉。
            【炮制工藝】將原藥除去雜質、枯葉,微噴水(不潔者快洗)潤軟,切成15mm短段,干燥,篩去灰屑。
            【現代研究】
            1、化學成分:菘藍葉含色氨酸、靛玉紅B、葡萄糖蕓苔素、新葡萄糖蕓苔素、葡萄糖蕓苔素-1-磺酸鹽及靛藍。
            2、藥理作用:菘藍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鏈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;大青葉對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亞甲型有抑制作用。靛玉紅有顯著抗白血病作用。
            【臨床應用】
            1、治無黃疽型肝炎。大青葉60g,丹參30g,大棗10枚。水煎服。(選自《山東中草藥手冊》)
            2、治流行性感冒。大青葉、板藍根各30g,薄荷6g。煎水,當茶飲。(選自《湖北中草藥志》)
            3、治咽炎,急性扁桃體炎,腮腺炎。大青葉、魚腥草、玄參各30g。水煎,分3次服。(選自《湖北中草藥志》)
            4、預防流行性感冒。大青葉、貫眾各500g?;旌?,加水5000ml,煎成2000ml。成人每次100ml,日服3~4次,小兒酌減,連服5日。(選自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)
            【食療食譜】
            1、石膏牛角餅
            [材料]石膏60克,水牛角粉60克,知母10克,丹皮15克,大青葉15克,面粉200克,冰糖適量。
            [做法]將石膏、水牛角粉、知母、丹皮、大青葉水煎30分鐘,去渣留汁,加冰糖適量,稍煎待溶即可。涼后以汁合面,常法烙餅,分2-3次服。
            [養生提示]本食療方節選自《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》,具有清熱解毒,涼血化斑功效,適宜熱入營血、發斑患者食用。
            2、大青番瀉葉茶
            [材料]大青葉10克,番瀉葉3克,白糖適量。
            [做法]上述材料置于碗中,熱水浸泡,加蓋悶潤5分鐘,代茶飲。
            [養生提示]本方選自《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》,具有清熱解毒,瀉火通便功效,用于熱結便秘患者飲用。
            3、大青銀花茶
            [材料]大青葉鮮者30-60克(干品20克),金銀花15—30克,茶葉5克。
            [做法]上3味加水煎湯或以沸水沖泡20分鐘即可。每日1劑,不拘時飲服。
            [養生提示]清熱解毒,祛暑,適用于流行性乙型腦炎,中暑高熱,并有預防作用。
            4、大青葉茶
            [材料]大青葉5g、茉莉花茶3g。
            [做法]用開水沖泡5~10分鐘即可,沖飲至味淡。
            [功效]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;抗菌。
            [用途]熱病煩渴;流感;急性傳染性肝炎;菌??;黃疸;口瘡;癰疸腫毒;肺炎;急性腸炎。
            [來源]傳統藥茶方。
            5、大青甘茶
            [材料]大青葉5g、甘草3g、淡豆豉3g、茉莉花茶3g。
            [做法]用200ml開水沖泡5~10分鐘即可,沖飲至味淡。
            [功效]清熱解毒,透邪除煩。
            [用途]熱病發斑疹;心煩口渴。
            [來源]來源于《補缺肘后方》。
            大青葉圖片
            大青葉
            大青葉
            大青葉植物
            大青葉植物
            大青葉
            大青葉
            大青葉茶
            大青葉茶
           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_欧日韩美香蕉在线观看_91在线美女福利国产_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
            <small id="kvrzw"><ins id="kvrzw"></ins></small>
            <small id="kvrzw"><tr id="kvrzw"></tr></small><em id="kvrzw"><rp id="kvrzw"></rp></em>
            <li id="kvrzw"><button id="kvrzw"></button></li>
              <em id="kvrzw"></em>
              <i id="kvrzw"></i>

          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/output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output id="kvrzw"><delect id="kvrzw"><table id="kvrzw"></table></delect></output><s id="kvrzw"><th id="kvrzw"></th></s>